离婚协议法律效力怎么认定
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具体包括以下几点:
1. 行为人资格 :夫妻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,即能够完全理解和承担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。
2. 真实意思表示 :离婚协议必须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愿的表示,不存在虚假意思表示或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。
3. 协议内容合法性 :离婚协议内容必须合法合规,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4. 离婚登记 :夫妻双方需将离婚协议提交至婚姻登记机关,并申请离婚登记,以使协议获得法律效力。
5. 离婚证取得 :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,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,可以撤回申请。期限届满后,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,未申请的视为撤回。
6. 离婚协议的效力 :离婚协议一旦经过离婚登记,即对夫妻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,但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不具有强制执行力,与诉讼离婚中形成的调解书不同。
7. 离婚协议的反悔 :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分割的条款,在双方协议离婚未成的情况下,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,法院应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,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
8. 国际认可 :在国外,离婚证的效力通常高于法院离婚判决书和离婚调解书。
以上是离婚协议法律效力认定的主要条件。需要注意的是,具体情况可能因案件细节而异,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律师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离婚协议中哪些条款具有强制执行力?
离婚协议反悔的具体法律规定是什么?
离婚协议公证离婚的流程和时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