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新闻列表 > “一闻阳鸟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闻阳鸟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闻阳鸟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闻阳鸟至”出自唐代梁献的《王昭君》。

“一闻阳鸟至”全诗

《王昭君》

唐代 梁献

图画失天真,容华坐误人。

君恩不可再,妾命在和亲。

泪点关山月,衣销边塞尘。

一闻阳鸟至,思绝汉宫春。

《王昭君》梁献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王昭君

图画失天真,

容华坐误人。

君恩不可再,

妾命在和亲。

泪点关山月,

衣销边塞尘。

一闻阳鸟至,

思绝汉宫春。

中文译文:

王昭君,

绘画失去了天真的本色,

容貌座于误人之间。

君王的恩宠不可再现,

我命注定为合亲所累。

泪水滴在关山月上,

衣衫销逝在边塞尘埃中。

一旦听闻有阳鸟飞至,

我的思念犹如与汉宫的春天隔绝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美女王昭君的遭遇和内心感受。王昭君是唐朝时期的美女,但她不幸被迫嫁给了匈奴的可汗,失去了君王的宠爱和自由。她因此感到无比悲伤和孤独。

诗中的第一句“图画失天真,容华坐误人”,表达了王昭君不愿意被作为图画中的纤细美女来误人的情感。她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她的内心痛苦和真实的情感。

第二句“君恩不可再,妾命在和亲”,暗示了她失去了君王的宠爱,并成为了外交婚姻中的牺牲品。她的命运被他人所左右,无法再得到君王的疼爱。

第三句“泪点关山月,衣销边塞尘”,形象地描绘了王昭君在边塞孤独的生活。她的泪水滴在寒冷的关山和明亮的月光上,她的衣衫逐渐被边塞的风沙所消磨。

最后一句“一闻阳鸟至,思绝汉宫春”,表达了王昭君对故乡和汉宫春天的思念之情。她渴望能够回到汉宫,重新享受宫廷的温暖和春天的美好。

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凄美的文字,展现了王昭君在异国他乡的苦闷和渴望。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深入人心,传递了对自由和家乡的向往,令人产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