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新闻列表 > “虽乏平泉供宴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虽乏平泉供宴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虽乏平泉供宴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虽乏平泉宴乐”出自宋代郑清之的《再和前韵》。

“虽乏平泉供宴乐”全诗

《再和前韵》

宋代 郑清之

遂初雅喜赋天台,墙月东边谩古怀。

虽乏平泉供宴乐,幸寻荒径惬归来。

蹒跚愧我无金汞,蹀躞看君上玉阶。

傍舍数弓畦药本,聊支晚风亦优哉。

《再和前韵》郑清之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再和前韵》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诗词作品,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继续以前的韵调,

早晨远离雅喜复诗天台,

月亮照在东墙,

使我产生古怀之情。

虽然没有平泉供应宴乐,

幸运地找到一条荒径,

安逸地回到家。

我感到惭愧,没有金汞的荣华,

我看着你登上玉阶。

邻居家旁边有几片弓畦和药草,

享受着晚风,多么愉快啊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以闲适自在的心情,描绘了诗人郑清之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。诗人在清晨离开雅喜的场合,来到天台,远离尘嚣,感受到古人的情怀。尽管生活中没有丰盛的宴席,但他却幸运地找到一条荒径,回到了安逸的家园。诗人感到自己缺乏荣华富贵,却看到友人登上高位。诗的最后,诗人描述了邻居家旁边的弓畦和药草,感受到了晚风的优雅和宜人。整首诗以淡然宁静、自得其乐的心态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平和接受。

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。诗词语言简练、意境清新自然,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感受,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之中。